國務院出新招 撬動“沉睡”資金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昨天發布通知,印發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案》,提出十大舉措力促財政資金“化零為整”,集中財力穩增長。這是繼本月10號,國務院常務會議亮出八項舉措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之后的又一積極財政政策。
今年二季度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小,一方面,資金和新開工項目不足;另一方面卻是大量財政資金進了預算卻“趴在賬面上”,沒能充分發揮提振經濟的作用。如何喚醒沉睡資金就顯得極為迫切。新印發的方案開出了什么樣的藥方?
亮點一:財政資金化整為零。
具體來梳理方案的十項舉措,最核心的關鍵詞是“統籌”。十項舉措中包括推進項目資金的統籌使用,加快項目預算批復和下達;推進政府預算體系統籌協調,三年內逐步取消一般公共預算中以收定支的規定;推進跨年度預算的統籌協調,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三年滾動財政規劃等。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方案把碎片化的資金聚零為整,用到發展最需要的領域。這樣既能增加資金的有效供給,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又能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體現了政府宏觀調控方式的創新。
亮點二:探索專項轉移支付分配新方式。
方案中提到,要探索專項轉移支付分配新方式。對保留的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競爭性領域專項資金,逐步改變行政性分配方式,主要采取基金管理等市場化運作模式,鼓勵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發揮撬動社會資本的杠桿作用。
在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看來,探索新的轉移支付方式,避免了過去專項資金專項使用造成的“一刀切”,這是把財政資金盤活存量具體化了。
石磊:中央財政給中央各個地方撥款,各地方考慮的投資重點可能是不一樣的,那如果一刀切,本來這個領域它不需要這個錢,這部分的資金就閑置了。這實際上是把李克強總理講的盤活財政資金存量具體化了。避免了像過去專項資金專項使用,導致閑置和資金不足同時存在的問題。
財政資金為何喜歡趴在賬上睡大覺?
最近兩個月來,國務院常務會議三次研究部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目前,有一些地方、部門的財政撥款長年趴在賬上,但另一些地方,卻有大量民生工程亟需資金。財政資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著名會計學家張連起說,因為目前我國對于財政資金的問責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
張連起:目前我國針對財政資金花不完,或者應該怎么來花等問題問責力度不大,特別是節余資金、節轉資金長期爬在賬上。而另一些地方的民生項目,比如環保、棚戶區改造、水利等資金大量出現缺口。因此,如果有些地方的財政資金花不了,兩年沒用就要收回來。總之,不用就收回是硬性條件,我相信這么做,問責力度和問責機制肯定能建立起來。
穩增長 需要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
對于回收機制可能導致突擊花錢、花錢不到位等現象,張連起認為,目前我們國家穩增長的壓力非常大,突擊花錢這種情況實際上不是很普遍。而且突擊花錢也有審計機制、問責機制和過程監控機制。這也是為什么總理會議上多次強調,要盤活目前財政存量資金,政府投資基金,但并沒有產生應有的效果。張連起認為,穩增長必須要精準有效地激活投資,讓民生項目落地生根,把消費帶動起來,需要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
張連起:一方面我現在要降費減稅,要盡可能地激活社會活力,另外,財政資金很難增長,大量資金放下去又用不上,這相當于人身體的中梗阻,必須打通。
- 上一篇:電商跨境項目可獲財政支持 助小微企業走向國際 [2015/6/22]
- 下一篇:國資委:央企境外資產額增至4.9萬億 [2015/6/22]